为什么盐碱地会使植物死亡(为什么盐碱地会使植物死亡呢)
解释为什么盐碱地上植物难以生长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那么,盐碱地上植物难以生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界的渗透压大于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会造成植物细胞失水,即细胞内的水分外流,无法维持细胞本身的机能活动,从而细胞死亡。细胞的大量死亡会导致植物死亡。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1.滨海盐渍区、2.黄淮海平原盐渍区、3.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4.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而且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1.轻盐碱地、2.中度盐碱地和3. 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中间这块就是中度盐碱地用PH值表示为: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盐碱地植物为什么枯萎 您好,这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有关。植物细胞细胞膜属于选择透过性膜,当植物生长于盐碱地时,细胞内的水分会透过细胞膜丢失,所以会枯萎 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失水过多。 当土壤中的中性盐大量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在毛管作用下,盐分随水上升到地表,但表层土壤中的盐分达到一定含量后,使植物无法生长,主要的盐分是氯化物和硫酸盐,土壤pH为中性,称为盐土。 碱土是在碱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在碱性水溶液的作用下,产生钠盐·使土壤胶体发生钠一钙交换,当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达到一定比例,土壤的pH大于9.0,使土壤呈强碱性,土壤物理性质变坏,植物无法生长,就形成碱土。 扩展资料 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气候条件 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2、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